454545454545454545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 ——音乐与舞蹈学院钢琴教研室磨课活动(九)

  • 时间: 2024-06-14
  • 作者:
  • 点击: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

——音乐与舞蹈学院钢琴教研室磨课活动(九)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钢琴教研室经过认真准备,做好策划磨课方案、制定磨课计划、安排磨课进度、制定磨课讲授内容要求、安排课程评价等相关前期工作,6月4日上午,进行了第八堂“课堂教学磨课”活动,本次磨课由王士聪老师主讲。

本节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两首中国作品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和完善措施来开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中国钢琴作品风格以及弹奏方法。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并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改进和提升,不断完善对作品的表现。

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学情分析

参与本次磨课的分别是22级专升本音乐表演和22级音乐学的学生;曲目分别是张朝老师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和储望华老师的《翻身的日子》;这两首都是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中国作品讲演比赛”的作品。

课程延续性的体现

通过分析这两首曲目的结构和演奏要求,学生将能够在课后更深入地研究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他们可以结合教师的指导,对曲目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演练,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音乐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本周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基本完成两首作品的学习的同时,重点解决更多的技术性练习,为此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学生将有机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钢琴演奏中的技巧要点,包括八度技术、十六分音符跑动等。教师将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重细节,强调手指的力度控制和音色的表现,以提升演奏的连贯性和表现力。此外,教师还将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运用不同的技巧,以丰富音乐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钢琴演奏技能,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和演奏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中国作品《翻身的日子》

学生在八度和分解和弦的快速跑动方面遇到了挑战。在八度演奏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无法保持连贯性和速度的问题,而在分解和弦的快速跑动中,可能会出现找不到合适练习方法的困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练习策略。

对于八度演奏,可以通过逐渐加快节奏的方式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找到发力之后的惯性再结合旋律来练习从而做到放松、从容;对于分解和弦的快速跑动,则可以采用分解练习、分组练习(三、四、五音为一组)、减慢速度逐步加快的方法同时需要分组练习以确保每个音符都得到准确演奏。

中国作品《歌唱二小放牛郎》

学生在旋律声部的强弱处理和分解和弦下行时左右手衔接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可能出现重叠的音,导致没有完全演奏正确的八个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练习和注意力的集中。

针对旋律声部的强弱处理,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强调和减弱音符的方式来提升表现力,并注意动态的过渡和平衡。对于分解和弦下行时的衔接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分解练习和逐渐加速的方式来强化左右手的配合,确保每个音符都能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保证整体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师磨课结束后,音乐与舞蹈学院钢琴教研室主任罗婷老师、提出了结合思政与课程教学的建议,强调在讲解作品时要加入更多的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此外,对于课后作业,她提出了明确的练习目标要求,以确保学生的练习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技能水平。黄兆好老师指出,教学中的语速过快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度减缓语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考深度。这些宝贵的建议将有助于教师们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更全面的音乐素养和思想品质。

“教研为先,质量为本;新老携手,共创未来。”通过本次磨课,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年轻教师们对于自身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同时也是大家认识到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的重要性,促进教师之间资源共享,提升了大家的凝聚力,使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完善。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