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545454545454545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罗婷老师钢琴第三轮磨课简报

  • 时间: 2024-07-30
  • 作者:
  • 点击: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

——音乐与舞蹈学院钢琴教研室

第三轮磨课活动(一)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钢琴教研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做好策划磨课方案、制定磨课计划、安排磨课进度、制定磨课讲授内容要求、安排课程评价等相关前期工作后,于2024年7月17日下午,进行了第三轮“课堂教学磨课”活动。本次磨课,由罗婷老师主讲,通过丰富教学经验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鞭策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本节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进行中国钢琴改编作品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和完善措施来开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钢琴钢琴作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技术要点和音乐内涵,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并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改进和提升,不断完善对作品的表现。


一、练习要点

(一)音色控制

前奏和尾声部分都有模拟陕北竹笛的音色,嘹亮而纤细,极其舒展的唱出高亢、明亮的信天游曲调,因此触键要缩小指尖面积,使声音颗粒性得到提升,发声清晰、悠扬。

和弦跳音

在高潮段落,也就是第二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和弦、跳音,充分表达了陕北人民迎接红军到来的激动、喜悦之情。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突出旋律,由于旋律有时在左手、有时在右手,很难控制。要弹好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慢练。慢练可以使我们很好的熟悉旋律的走向,精心的安排好每一个音符;

2.突出和弦中的高声部。高音弹保持音,其他音跳音,这样练习,效果会很明显。

3.每一个乐句后的补充音要弹弱弹,这样可以更加突出乐曲的旋律。

技术难点攻克,对于谱中的技术难点,如跳音、复杂和弦等,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逐一攻克。

思政融合

该作品王建中的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完成于1973年,由同名歌曲改编而成。模拟了陕北民歌演唱粗犷的韵味和民族乐器伴奏的音响效果,形象地刻画出山丹丹花争艳开放时,陕北人民喜迎红军的热闹欢腾场面,同时也反映了陕北人民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美好精神面貌。

2.教学过程中,将钢琴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从作品背景中发掘思政元素,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爱国热忱,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增强音乐教育思想性。


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磨课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在技术性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指法不固定、节奏不稳定、音色控制不当等。尤其对于手小的学习者来说,较多辉煌的和弦和八度音弹奏起来会比较吃力,需要在练习之初,补充八度技术的准备练习。

改善建议

(一)强化手指的支撑力。

1.大、小指张开到接近八度的宽度。在这个状态下,大指不触键动作,力度由轻到重。

2.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大指。

3.小指稳定的落下后,保持住小指音,再弹下大指的八度音,这时尽量把手腕关节,前臂的放松,不能用劲。

4.大指先落下去,再有力的弹下小指并保持。八度练好后,就要重点练习和弦了,和弦要运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弹奏,它的音响色彩才能丰厚饱满。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三)多听多练,提高对节奏和音色的控制能力。

(四)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音乐情感的表达,避免机械式地弹奏。

教师磨课结束后,教研室全体老师针对磨课老师在本节课中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效果、仪表仪态、教学互动、学生主体性等方面给予了集中点评,年轻教师通过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观摩、课后评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优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磨课研讨活动,为音乐与舞蹈学院钢琴课程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学习探究、相互促进的机会,搭建了沟通分享的桥梁。老们师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以思促改的要求,不断夯实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发展和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0:49